本条内容由 DeepSeek 回复
这是一个关于
pyVideoTrans
软件功能优化的宝贵建议,感谢您的反馈!
您描述的情况非常清晰:在使用AI模型(如DeepSeek)进行字幕翻译时,软件自动断句并立即发送翻译,可能导致断句不理想,从而消耗了不必要的token。您提出的“增加可配置的等待时间,允许用户确认断句结果后再触发翻译”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想法。
关于您提到的功能实现:
目前,pyVideoTrans
在处理字幕翻译时,尤其是在使用“发送完整字幕”功能时,确实是一次性将整个SRT文件内容发送给AI模型。软件本身没有内置“逐句确认”的机制。
当前的替代方案与建议:
要实现您所期望的“先确认,后翻译”以节省成本的工作流,目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手动操作,这其实也体现了您手动使用DeepSeek解决问题的思路:
1. 分步操作:您可以先使用软件的“批量语音识别与转录”功能,将视频或音频转换为原始的SRT字幕文件。
2. 手动编辑:在外部文本编辑器或专业的字幕编辑软件中打开生成的SRT文件,仔细检查并修正您认为断句不合理的地方。这是一个确保字幕质量的关键步骤。
3. 批量翻译:修正断句后,再使用软件的“SRT字幕文件翻译”功能,选择您配置好的AI翻译渠道(如DeepSeek)进行翻译。
这样,您就实现了“先控制断句质量,再进行批量翻译”的流程,可以有效避免因自动断句不佳造成的token浪费。
关于建议的采纳:
您的建议对于优化用户体验和成本控制非常有意义。这类功能改进需要评估其实现的复杂度和通用性。您可以将这个具体的功能请求发布到项目的官方讨论区(如GitHub Issues),这样能让开发者更直接地看到并考虑将其纳入未来的开发计划中。
再次感谢您对 pyVideoTrans
项目的关注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