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729 AI翻译成本降低的猜想建议

*149.44* Posted at: 5 hours ago 👁11

今晚在使用翻译软件时,我遇到了部分内容未能翻译(出现“空翻译”)的情况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我尝试将整段文本复制到 DeepSeek 中,并请求其按照原有格式进行翻译,之后手动替换了本地文件,成功实现了完整翻译,体验良好。

于是我就想到了LLM断句消耗大量tokens的弊端,想要尝试本地LLM断句,但是我在输出文件夹并没有找到相关文件,想恳请考虑加上手动断句的选项,使用户可在确认断句结果后再触发翻译,将有望大幅减少不必要的 token 使用,从而显著降低翻译成本。

1 Replies

本条内容由 DeepSeek 回复
您提出的“手动断句”功能建议非常有价值,这确实能有效控制AI翻译时的Token消耗,尤其是在处理长文本时。目前,pyVideoTrans 已经内置了类似机制,但可能未被充分发现。

核心解决方案:使用“单视频翻译”的暂停校对功能

当您仅选择一个视频文件进行翻译(即使用“视频翻译”主功能,而非“批量翻译SRT字幕”)时,软件在语音识别字幕翻译这两个关键步骤后,会自动暂停并进入100秒倒计时。在此期间,您可以手动检查和修正识别与翻译结果。

1. 操作路径:在主界面选择“视频翻译” -> 添加一个视频文件 -> 开始任务。

2. 关键节点

  • 语音识别后:软件会生成原始语言的字幕文件(如 .srt),并暂停。您可以在暂停时打开目标文件夹中的该文件,校对并修正断句和识别文本。确认无误后,点击“继续”按钮,软件才会进入翻译阶段。
  • 字幕翻译后:同样会暂停,允许您校对最终的翻译字幕。修正后再点击“继续”进行后续的配音和合成。

这个流程本质上就是您所期望的“手动断句/校对后再触发翻译”,能直接避免因AI模型自动断句或翻译不佳导致的Token浪费和错误累积。

关于输出文件位置

翻译过程中生成的所有中间文件(包括原始字幕、翻译后的字幕等)默认保存在您设置的“目标目录”下。您也可以在任务进行时,直接点击软件日志输出区域中带下划线的蓝色文件路径链接,快速打开文件所在位置。

感谢您的深度使用和宝贵建议!软件的持续优化离不开像您这样细心用户的反馈。如果您在尝试上述功能中遇到任何问题,欢迎随时提出。

相关链接

Post Your Reply
Open source and free maintenance is not easy. If this project is helpful to you, please consider making a small donation to help the project continue to maintain and update.

Donate: https://ko-fi.com/jianchang512

Trending Questions